8月29日,哈尔滨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,数据显示,上半年该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成效显著,同时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,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。 阅读量:11323
8月28日晚间,全国首家“A+H”股上市的城商行郑州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。在上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,郑州银行实现规模与质效同步提升,连续第二个财报季营收与利润“双增长”,实现营业收入66.90亿元,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6.27亿元。多项指标强势突破同期历史记录,定义了独特的“郑银速度”,在城商行竞争中脱颖而出,其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。 阅读量:11921
2025年2月5日晚间,宁波银行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,再次以亮眼的数据证明了其在银行业中的绝对实力。报告显示,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6.32亿元,同比增长8.20%;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.27亿元,同比增长6.23%。这一成绩不仅延续了宁波银行一贯的稳健增长态势,更在规模、效益和资产质量等多个维度展现了其作为行业标杆的综合实力。
2025年春节开工后的首个交易日,杭州银行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报告显示,该行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实现了双增长,资产规模稳步扩张,尤其是存款增速同比大幅提升,资产质量继续保持行业领先。在银行业步入低息微利时代的背景下,杭州银行的这份业绩快报不仅展现了其作为优质城商行的发展韧性,也为行业如何锁定“金融五篇大文章”提供了重要启示。
新华保险入股杭州银行对保险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。它不仅响应了国家政策号召,引领了险资入市的新潮流,还为保险行业在资产配置、银保协同等方面提供了借鉴和示范,同时提升了市场信心,带动了保险股的价值重估。
在金融行业的版图中,银行的发展战略与管理风格往往深受掌舵者经历的影响。2025 年 1 月 24 日,厦门银行迎来了一位新的领航者 —— 洪枇杷,他的上任或将为厦门银行注入兴业银行的独特基因,为其发展带来全新的方向。
在金融市场的版图中,银行股权的变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,吸引着无数投资者和业内人士的目光。2025 年 1 月 24 日,一则重磅消息在金融领域掀起波澜 —— 杭州银行发布公告,澳洲联邦银行将以 43 亿的价格 “清仓” 所持杭州银行 5.45% 的股权,受让方为新华保险。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杭州银行的股权结构,更引发了市场对金融投资格局、银行未来发展等多方面的深度思考。
在金融行业的年度角逐中,江苏银行于 1 月 23 日晚间亮出的 2024 年度业绩快报,无疑是一份引人瞩目的成绩单。这份喜报不仅展现了银行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,其中蕴含的关键数据更是洞察其发展脉络与市场地位的关键窗口。
冰雪国际交流合作上,哈尔滨银行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总部基地项目提供2亿元固定资产贷款,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。
大连银行成立于 1998 年,注册资本 75.5 亿元,在北京、上海等多地设有 8 家异地分行,在大连地区设有总行营业部及 10 家管理型支行,拥有 161 个营业网点和近 5000 名员工。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困境,大连银行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。
2021 年 4 月 12 日,苏州银行发行了总额 50 亿元的 “苏行转债”。2024 年 12 月 12 日至 2025 年 1 月 21 日期间,苏州银行股票价格有 15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苏行转债当期转股价格 6.19 元 / 股的 130%(即 8.05 元 / 股),触发了有条件赎回条款。这一事件使苏行转债成为 2025 年首只触发可转债强赎的银行转债。
这五家银行在 2024 年的业绩表现,犹如一面镜子,映照出整个银行业的发展态势与面临的挑战 。它们的净利润增长、营业收入变化、资产规模扩张以及资产质量管控等方面的经验与问题,都为其他上市银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。
在金融领域的宏大版图中,广州银行的 IPO 历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,历经 16 载漫长征程,却最终折戟沉沙。这一事件不仅对广州银行自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,更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银行业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困境,引发了整个行业的深刻反思。
在 2025 年的开端,山西银行看似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,1 月 10 日汾阳支行的揭牌运营,以及 2024 年 12 月增资扩股方案获批,都为其业务拓展带来了希望。然而,在这看似积极的表象背后,山西银行实则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,尤其是在股权结构与经营管理方面,正经受着严峻考验。